• 宿迁综合交通规划修编考虑至2035年,涉及泗洪这些……
  • 资讯类型: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22-03-20  /  浏览:3200 次  /  

来源 | 宿迁交通轨道微信公众号

编辑 | 许安然 审核 | 张希刚

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宿迁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恰值宿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现代化建设之际,宿迁亟需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区域交通体系组织,优化交通衔接,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构建与新一轮区域及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为全力推进“强富美高”新宿迁建设,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经宿迁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开展宿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以新的观念和思路重新审视城市交通问题,探索新的对策。
同时,《宿迁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正在编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规划对实现宿迁市的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结构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用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范围

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含洋河新区),其中,中心城区为重点研究范围,具体根据需要统筹考虑区域范围。


规划目标

通过对宿迁交通系统及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结合国家、省、市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战略性的交通规划目标、方向及重大交通设施方案,提升宿迁的对外、城市交通体系,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本项目的编制,将为促进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落实,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系统整合,从系统上解决困扰交通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契合城市发展目标与建设计划,指导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等起到促进作用。


规划原则

1、区域一体化协调

宿迁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等多项重大战略叠加,规划要充分考虑通过区域交通一体化来促进宿迁优势发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2、交通与用地协同发展

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相互作用,土地利用决定交通需求,影响交通系统的构成与模式,交通系统又对城市结构的形成和改变产生强大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交通引导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的特征,交通系统不仅要支撑城市发展,更要充分利用交通与用地的相互作用,引导城市发展。通过引导城市空间和功能合理布局,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和功能。

3、以人为本,绿色智慧发展

本次规划要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满足新型城镇化及交通转型发展要求,利用交通调查、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识别不同群体的出行诉求、交通特征和活动模式,从更宽视野上考虑城市交通问题的应对策略,构建高品质、绿色智慧的城市居民交通出行体系。

城市道路网规划

对现有路网结构存在主要问题进行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测试评估既有路网规划的适应性。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对外联系通道及内部干线通道规划,对关键断面通道进行梳理,研究关键断面通道的建设可行性研究,结合道路运行水平,对拥堵节点与路段进行详细优化。此外,对标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引入完整街道设计理念,进行面向慢行友好、公交优先的路权重新分配,提出统筹红线内外的一体化街道空间设计指引,围绕生活圈构建尺度适宜的街道公共生活空间。

公共交通规划

构筑一体化、多模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规划。坚持差异化 TOD 发展的理念,实现公交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相耦合,形成不同功能的城市片区发展中心。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优化公交线网模式。以枢纽站点为核心,细化一体化衔接。研究定制公交、社区巴士等多样化、特色化的公交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提高公交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枢纽体系规划

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与优化,实现便捷高效的国内与国际通达,形成宿迁东站-宿迁站双驱动的核心枢纽地位,加强主城枢纽之间以及与洋河站、沭阳站,泗阳站,泗洪北站等交通枢纽的衔接。以便捷化换乘为目标的市内客运枢纽体系布局,提出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枢纽体系布局,加强枢纽的一体化换乘衔接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交通的出行比例。

近期建设计划

结合宿迁的近期发展目标,制定路网、公交、轨道、停车、慢行等多方面的近期建设计划,形成项目库,纳入政府的近期及年度行动计划中,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今年重点推进项目

 深化宿迁运输机场、盐洛高速宿迁段北延、泗蚌高速北延等方案研究。

 开工建设潍宿铁路,加快推进合宿铁路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宿连高速一期、宿连航道一期、268省道、347省道等工程建设。

 积极推进淮新铁路可研报批及宁宿铁路、连宿蚌铁路预可研相关工作切实打造交通标杆工程。






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交通强省宿迁篇章,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实现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层次多样的铁路网、广泛覆盖的公路网、干支衔接的航道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品质出行圈”和“高效率物流圈”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区域和城乡交通高度协调,内河水运优势进一步凸显,城乡配送网络不断完善,涵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便捷高效,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智慧、平安、绿色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交通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运输“后发优势”初步显现,交通运输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示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泗洪房产网 苏ICP备12013266-3号 泗洪泗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30011号) 咨询电话:13347855446
网站客服QQ:328823872  873423981 地址:泗洪县富园广场6号楼1801-1802室 0527-86292069
苏ICP备12013266号 手机:13347855446 13347855447
苏ICP备12013266号

苏公网安备 32132402000020号

回顶部